[感想]
嘎嘎:
隔了一段時日終於又來到了竹田,感覺它又成長了許多,真得很令人欣慰,竹田不斷的推動觀光,吸引著更多人來瞭解它的美! 我想,我們辛苦的付出了這麼多的心力,一定值得的,而這次來也和賴先生討論到到底它們需要的是什麼,希望我們能正中目標得把我們該做的東西給弄出來!
多多:
藍藍:
竹田真的一直在進步,不管是導覽員的培訓還是產業自我改良,推出許多商品販售,設置販賣部等,有效的行銷及推廣竹田,是我們的最終目標!
嘎多藍文創組在竹田的日子
開庄伯公
美崙村開庄伯公(浮梘福德正神)為守護庄民落地生根,祈求闔家平安,五穀豐收,防患河川洪水氾濫,鎮守在此避邪祈福的功能。興建於大正十四年,由庄民慷慨捐贈合建,其神位也是傳統式的石雕神位。
阿彌佗佛神位三尊
涼亭式三面阿彌佗佛神位的設立典故:此地原是一條河川,經常河水氾濫,造成農田的流失及莊民溺斃事件頻繁,庄民認為此地污穢不祥,為了化解煞氣傷民,所以特別設立三面阿彌佗佛石柱的神位來鎮煞,希望祈求平安護庄民。
德修禪寺
德修禪寺原名德修堂,位於美崙村的小村落間,四周為翠綠之檳榔樹所圍繞,頗有遺世獨立之風。它最先建立於民國前,確切年代不可考;日據時代為南部知名之道場,日本和尚蒞台皆要落腳於此,可見其當時盛況。
整棟建築採用東西合璧風格,外牆由澳洲所產淡黃色的蒙娜麗莎砂岩組砌,紋路柔美,色彩高雅;另有南非紅色大理石的搭配,以及銀銅色的琉璃瓦屋頂,還有大雄寶殿壯觀厚實的大殿巨門遠見宛如一座古城堡,呈現出現代化又具古典的佛教聖殿。
文筆亭
此座文筆亭最具代表性,毗鄰是西龍福德祠,相互輝映,顯現地靈人傑之氣。文筆亭塔頂塑造一支毛筆筆尖朝天的造型物,意涵「天筆降地」。亭內底層供奉武聖
甫德小吃部
包辦客家風味熱炒、婚喪喜慶的筵席餐點和外燴等,目前由第三代兩兄弟劉德山和劉德明傳承,至今已有五十多年歷史。
六堆忠義祠
西勢六堆忠義祠,乃自明朝以降三百餘年來,大陸遷台之客家先民,墾疆闢地,保國衛鄉,正義安民,精忠報國,地方紳民建祠崇祀先烈,發揚民族精神之紀念廟祠。
六堆客家文物館
為發揚六堆客家文化精神,由六堆客家熱心士紳發起向行政院文建會申請興建補助,並得撥款一億多鉅款,在六堆忠義祠後方空地建造「六堆客家文物館一座」,業於民國八十七年間開始動土興建,並於民國八十九年三月竣工完成,又在民國九十年十一月開幕啟用,供遊客參觀。客家文物館的展覽區,主要分為三大部分:六堆移墾史、客家生活面面觀、客家農具展示區。
覺善堂
位於西勢村,始創建於明永曆年間,為屏東最早之天公廟。覺善堂乃由中央之玉清宮,左側之仙鳳宮,右側之紫雲宮所合併構成,於民國五十三年重建,至現今之規模。
本堂開堂奉神旨賜號以「善書覺化」為宗旨,故名覺善堂。堂內主祀玉皇大帝及四聖君,陪祀神祇眾多,包括儒、道、佛教之神尊,廟堂腹地廣闊,威顯神靈,是鄉民滌化心靈的寶殿。
朱王宮
朱王宮本是屬於閩南的王爺信仰。座落在客家庄竹南村的朱王宮,顯得格外特別。傳說是有兩種原因,一為早期竹南村稱為頓物潭,專為了稻穀囤積的地方,靠著東港溪的水陸運輸頻繁,當時竹南村沒有主神供奉庇祐,便請來東港的閩南人在此建朱王爺廟,來祈求稻米水陸運輸的平安;二為早期竹南村是閩南人居住的聚落,是為他們所供奉的神衹,後來客家人遷入開墾,逐漸增多,使得閩南人也陸續遷出,便留下了朱王宮的信仰至今。
文筆亭
位於竹南村檳榔園的田徑旁,屬三層六角形的塔廟,佔地很窄小,底層奉祀
芸竹服裝社
劉秋琴女士本於縣政府從事推廣客家文化的工作,因本身已有服裝設計的經驗,於是將所學結合客家特有的印花布作為創作元素,後又到屏科大進修,遇到了啟蒙老師林國基先生,使其風格偏向歐美,更為獨特且打破傳統,用色更加大膽,近年來推廣了植物印染,將植物注入染布內,利用天然現有材料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布料,創造具有個人風格的多樣服飾及裝飾品。